济南完成250个“海绵化”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15 15:30:58

  作为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的济南,济南43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近日接受了联合专家组的现场考核。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城市,济南海绵城市的建设没有可借鉴的先行经验,更没有可复制的成功样本,在四年多的试点进程中,济南市也不断深化创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泉城经验”。

  自2015年成功入选国家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至今,济南市已完成250个“海绵化”工程,另有17个项目在建。其中,改造老旧小区200个,改造与建设道路9条、公园9个,整治和治理河道湖泊等13个(试点区内8个),改造管网260公里(试点区内60公里),消除易涝点9个,实现了生态、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明显增强。

  泉城济南近来迎来一场降雨,当大家在感慨“不够解渴”时,贵如油的春雨已经被千佛山路11号院“喝”到了“肚子”里。在这个位于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核心位置的老旧小区里,由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蓄水模块、截水沟等组成的“海绵系统”,将雨水进行了有效回收、利用,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还为小区绿地浇水、道路洒水提供了水源。

  据介绍,在39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内,像千佛山路11号院一样会“喝水”的老旧小区共改造了200个。雨水通过上游的截流沟引入下凹式绿地,与植草沟中收集的雨水一起分级存储下渗,汇入地下设置的蓄水模块中,经过一层层净化,最终成为清水用于绿地浇水、道路洒水。不仅充分体现了“渗、滞、蓄、净、用、排”的理念,也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区环境。

  在改造过程中,济南市还创新性地采取“1+N”战略,同步实施了棚改、旧改及供水、供气、供热、供电、排污、排涝改造提升。例如,在济大路1号、15号等小区,海绵改造同时兼顾了雨污分流、管网提标等工程,切实提高了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试点区内容易出现内涝风险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二环南路西段和中部、英雄山路与玉函路交叉口的老旧小区附近,以及东北部山区以及二环南路的老旧小区附近等,内涝积水点共有9个。针对这些道路的行洪问题,济南市制定了相应的排涝方案,每条道路的“海绵元素”各不相同:旅游路更换了透水沥青,凤凰路建设了雨水公园,二环南路加装了雨水桶……此外,为保证雨水行泄通道安全,试点区还创新性地采用了“雨水簸箕”的方式连通道路及河道两条雨水行泄通道,使马路上的水通过竖向调整就近快速导入河道中,缓解马路行洪问题。以前“逢雨必涝”“下雨就看海”的内涝问题就在试点区得到了彻底解决,不仅9个积水点全部消除了,且城市防洪压力也得到了极大减轻。

摘自 央广网 2019.04.15 记者 桂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