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实现智能“秒办”

——浙江“六个强化”助推零上传零等待

选择字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1-11-29 08:58:56

  从2016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决策部署,到2021年全面推动数字化改革,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围绕政务服务“更便捷、更高效、更满意”目标,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深化大数据应用,在实现由服务大厅窗口办理转变为网上办理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智能化审批改革,通过不断迭代优化审批模型,通过实施六个“强化”,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智能“秒办”,探索出一条“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创新路。

智能化实现“零上传”

  智能化审批模式是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内统一申报材料和审批流程,按照资质资格审查标准,逐条细化审查内容,采用数值量化的模式形成一整套判定模型标准。企业和群众办事时可充分运用数据库成果,通过数据共享接口提取企业基本信息、专业技术人员信息、代表工程业绩、个人业绩等数据,无需上传申请材料,实现了零材料申报。审批系统将提取到的数据代入量化的判定模型进行比对,若被审值大于等于标准值则出具通过意见,反之,则不予通过。审批通过的办件,系统自动发放电子证书,申请人可自行下载和打印,真正实现“跑零次”。利用智能化判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办理时限从20工作日缩减为即时办(受理后24小时内办结)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

  近年来,通过对智能化审批系统的持续优化,人员资格类事项、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准事项和企业资质类变更事项,不再需要审核人员对系统判定结果进行复核,企业和群众在线提交办事申请后,智能化审批系统可在1-2秒内出具许可结论并完成电子证书出证,实现了智能“秒办”。

六个“强化”跑出加速度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施“六个强化”,将政务办事“多次跑”“跑一次”变为“不用跑”,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办成事。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改革发展。切实把思想解放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推动政府效能革命。坚持把办事的“窗口”作为改革的“主场”,针对办事群众和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推进改革,最大限度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信息收集为基础,强化数据应用。坚持运用大数据理念,依靠各级部门做好基础数据釆集,全面建设全省数据库。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建设工程行业企业库、人员库、工程库(业绩库)、信用库已基本建成,数据成果应用于智能化审批时系统可自动提取。

  以数据共享为依托,强化部门协同。省级跨部门之间根据实际审批需求,按需调用数据信息,切实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同时,主动对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行业监管平台,实时推送审批办结信息,做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以精简流程为根本,强化规范审批。简化优化传统的逐级初审、核查及联审环节,有效解决“一事多级”“一事多办”问题。在系统内推行“一张网、同平台”办理模式,将人工审查的多个环节简化为系统自动判定的单个环节,形成省、市、县三级的规范化办理模式。同时,利用智能化判定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大幅度减少传统审查工作失误和疏漏的概率。

  以固化裁量为核心,强化标准制定。按照资质审查标准,逐条细化审查内容,采用数值量化的模式形成一整套判定模型标准。智能化审批系统运行时,自动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判定,若被审值大于等于标准值则通过,反之,则不予通过。智能化系统的自动判定,将人为因素和自由裁量彻底清零,所有环节的操作“有留痕、可追溯、受监督”,形成了“不敢腐”的良好的政务办理生态。

  以智能“秒办”为靶向,强化即时服务。在智能化审批基础上,不断修正完善判定模型标准,实现智能“秒办”。行政相对人无需提交申请材料,可随时申请并即时获知审查结果,可在任意时段从PC端、手机APP端下载附有二维码的电子证书,不必再担心证书遗失,真正实现“一码(二维码)走天下”。

智能“秒办”事项占九成

  据介绍,截至2021年10月底,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本级智能化审批事项58项,占厅本级总事项数的86.6%,办件占比97.0%;智能“秒办”事项46项,占比68.7%,办件占比达到94.5%。今年1月~10月,通过智能“秒办”模式审批企业类办件约2.820万件次,减少住宿交通成本支出约2820万元;减少纸质资料制作费用支出约846万元;人员资格类办件近42.886万件次,减少住宿交通成本支出约42886万元;减少纸质资料制作费用支出约2144万元。截至10月底,累计为企业减负约4.87亿元。

  “秒办”服务的背后,是浙江省持续为民办实事的努力。政务服务的优化是系统工程,相关部门将加强顶层统筹和多部门合力,不断深化改革系统集成,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为民办事零等待。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1.11.29 吴文鑫 严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