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走不通、不好走、不安全”等问题

重庆中心城区提升完善人行道1542公里

选择字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3-01-16 17:09:42

  去年以来,重庆市推进中心城区人行道完善提升,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已实施人行道完善提升1542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重庆市按照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整体推进的原则,围绕人行道“路、树、灯、车;井、杆、线、牌;箱、亭、栏、桩”十二要素进行综合整治,推进“两江四岸”滨江路沿线、城市主干道沿线,医院、学校周边,广场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等处的人行道管理实现常态化、长效化,有针对性解决人行道“走不通、不好走、不安全”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改善市民出行环境。

  从“试点示范”到“全面铺开”再到“基本完成”,重庆中心城区已有超过2900公里人行道完成了“微整形”。“变身”后的人行道功能更好、“颜值”更高,让市民在“踱方步”中品味细节之美、品尝悠闲之甜,营造了“两线、三边、四点”人享其行的慢行氛围。

  九龙坡区九滨路人行道由于建成时间较早,存在路面破损、铺装材质生硬、铺装样式杂乱、休息空间缺失、节点标识不明显等问题。去年以来,九龙坡区秉持“一路一主题”“一路一色彩”原则,坚持因地制宜,挖掘文化特色,融入步道理念,突出生态特性,实施人行道铺装改造、绿化改造和沿线基础设施提升。

  串联人行道和山城步道体系。选用绿色环保地面装饰材料,路面铺装材质为色彩鲜艳、透水性好的彩色混凝土,路面指引线条为使用年限久、热变形少的“路面金刚”。优化人行道无障碍设施设置。采用热熔胶材料,混合金刚砂、石英砂,铺设30厘米的灰色盲道,与不锈钢或花岗岩盲道相比,更加耐磨防滑。

  “现在的九滨路人行道既是城市的风景线,也是我们最喜欢漫步的地方,真的很安逸!”市民刘女士笑着说。

  与此同时,高新区曾家大道作为科学城南北中央形象轴,按照相关要求,其完善提升内容划分为“骑行”“步行”“软景”“节点”“设施”五大板块,通过分类梳理制定提升方案,采用设置专用慢行道、实现机非分流行驶、优化绿化及人行空间等提升策略,展现4大亮点。

  设置专用慢行道。采用专用彩色沥青慢行车道,不与人行道及车行道共板,实现“车行—慢行—人行”分流,避免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和行人混流行驶,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性能的同时加快了骑行效率,打造舒适畅通的慢行体验。

  实施安全岛绿化改造。针对康家路等路口过街距离较长的问题,采用安全岛绿化设计,利用软景植物代替安装防撞柱等硬质隔离,利用小乔、矮灌、时花及草皮等打造景观高低差,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效果,有效提升观赏性。

  完善无障碍设计。针对路口、安全岛、侧分带公交车站台等行人需要通行的地方,充分考虑无障碍通行需求,将路沿石高度降低到与车行道齐平,实现无障碍过街。

  增设慢行道标识标牌系统。增加专用骑行道标线及标牌,在路口及斑马线附近涂刷橘红色抗滑薄层,形成颜色鲜明的骑行道标线,立面空间上悬挂自行车、非机动车蓝色提示标牌,让市民自觉规范骑行,降低道路安全隐患。

  目前,已完成新增彩色沥青骑行道全长约6.8公里、1.6万平方米,改造路缘石19公里,改造人行道铺装434平方米,改建树池880个,增补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新铺设的彩色透水混凝土骑行绿道、亲民的休憩通道、舒适的散步慢行道,更好地保障了周边广达、英业达等园区工作生活的近10万人民群众的出行、休憩和游玩,实现康养健身、亲子活动、休闲活动等一体化功能。

  今年,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强人行道附属设施空间设置管理,构建标准明确、联动高效的人行道管理体系,补齐人行道秩序管理和设施功能方面的短板,不断提升城市路网运行效率和市民交通出行品质。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1.16 记者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