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 精准定位

——安徽蚌埠马城镇以人民为中心谋发展见闻

选择字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3-05-22 10:59:25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地处淮河中游南岸,总面积约158平方公里,总人口8万多人,辖21个行政村。马城镇历史可追溯至秦朝,东晋年间因山形得名马头城。远在42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这里就设有涂山氏国,是涂山氏族聚居之地。马城镇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生态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马城镇坚持“一个中心,两手抓”,即以打造“河西走廊、工业新镇”为中心目标,一手抓党建,通过抓班子、带队伍、树正气、强监督、立规矩,建章立制强队伍;一手抓发展,通过规划引领、项目推进、征迁拆违、维护稳定、环境整治等,综合施策扎实干,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城镇要发展,首先必须聚焦民生、惠及百姓。”马城镇党委书记陈光华告诉记者,马城镇始终坚持以民生聚民心,一以贯之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更多老百姓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优化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不断升级,重教育是第一步。“蚌埠一中·孝仪中学”集团化办学成效初显,重点中学录取率不断提高,禹会小学、广德小学等教学楼建设全部完成,乡村学校教学环境全面优化。与此同时,马城镇的乡镇卫生院、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快速发展,医疗保障不断完善。马城镇中心卫生院还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禹会分院投入使用。在重民生方面,近三年投入资金近3亿元,深入推进旱改水、四好农村路等民生工程优质高效实施。城乡居民医保缴费4万余人,缴费率达99.9%;发放各类低保资金3000余万元;发放各类退役军人补助资金160余万元;危房改造44户,下拨补助资金66.8万元。

  深化社会治理,强化风险防控,提升百姓安全感。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持“村干部带队、志愿者参与”的治安夜巡马城模式已近7年,参与人数2万余人次,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大幅提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安全生产风险防范。

  聚焦“三遗”文化品牌,丰富百姓精神生活。依托“禹墟遗址”,打造大禹会诸侯所在地历史底蕴文化品牌。禹会村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依托“黄郢古圩寨文化遗存”,打造黄柏郢大屠杀所在地爱国教育文化品牌。投资2600多万元,重修“忆仇巷”、修复古民居、编写史籍《皖北古寨·古村黄郢》、新建黄柏郢大屠杀纪念馆,凸显遗存文化教育,实现古村落圩寨文化保护和红色教育并驾齐驱。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花鼓灯发源地民间艺术文化品牌。花鼓灯第一村冯嘴村建立“花鼓灯传习所”研究和弘扬花鼓灯艺术,顺利完成“一带一路”国家专员考察、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展演等大型展演接待任务,每年组织文化团体演出30余场次。

  推进美丽镇村建设,让百姓安居。以文明创建为抓手,依托镇区综合整治,美丽乡镇(村)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镇区入口游园、健身广场、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镇区道路提升改造、街道亮化绿化、沿街房屋外立面整治、污水管网铺设、垃圾日清日转全部完成。建设冯嘴、黄郢、庙前新村等“美丽乡村”示范点,继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地围绕206国道、天河2号路及马孝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打造“一村一路”示范工程,修建四好农村路90多公里;镇区天马花园、弘禹家园超2000套安置房竣工,安置工作顺利完成;投资2亿元、床位近200张的马城医院投入运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了病有所医到病有良医的转变;投资约6000万元的马城污水处理厂投入使用。

  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让百姓乐业。以绿色建材集聚产业园为核心,加快完善马城镇域内医院、农贸市场、学校、购物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努力实现产城一体化发展,让产业工人能够安居乐业,使集聚产业园成为城市化的主载体、招商的主战场、经济的增长点。建材产业园入驻待投产项目10个,其中子鑫建材、禹星科技、方阵商混、芯鑫建材、粮食三库、中储粮6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2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实现入库税收1.3亿元,同步带动马城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城一体化”。

  陈光华介绍说,马城镇发展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服务业和生活配套服务业,打造一座以旅游、休闲、度假养生为特色的生态型山水田园小镇。在旅游空间布局上,将紧扣“依山、沿河、滨湖”三大景观特征,构建“两带三区”的旅游业空间格局,“两带”即沿天河休闲文化与生态旅游带和沿淮河风情旅游景观带,“三区”为天河大禹文化旅游区、孔津湖湿地生态旅游区和上窑山休闲体验旅游区,全面推动马城镇高质量发展。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05.22 记者 龚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