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

城市蝶变 内外皆出彩

选择字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3-10-31 11:14:53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和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近两年,湖南省长沙市积极探索、锐意进取,创新“六步工作法”,形成了城市更新“长沙模式”。

创新“六步工作法”打造星城样板

  城镇现代化的快速发展给人居环境带来深刻影响,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长沙市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生命体”,以城市体检为切入点,创新“六步工作法”,即开展城市体检、完善组织机制、编制规划计划、分类实施更新、实施动态监测、发布宜居指数,探索出一条以城市体检为基础、以城市更新为路径、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宜居乐业城市建设之路。长沙市还提出基于城市体检形成的城市更新项目清单,启动实施全市城市更新五年行动计划,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成效”的时序,稳妥有序地推动主城区“一线二带多区数点”的城市更新工作。

坚持体检先行 实现精准更新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体检和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长沙市建立了“一年一体检、两年一评估”常态化工作机制,将城市体检作为片区更新的前置要素,树立“无体检不更新、无体检不项目”的工作理念,以盘活存量为重点,分层分类建立“片区—单元—项目”三级项目库,指导实施城市更新项目。2022年,长沙市出台《城市更新片区(单元)城市体检和策划技术指引》,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三位一体”,明确了城市体检和更新片区策划内容、更新改造底线要求,基于土地要素和人口分布因素对片区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为项目实施提供更为科学、精准的参考。

  试点期间,长沙市先后实施了一批重点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推进城市功能再完善、产业布局再优化、人居环境再提升。

保护历史文脉 完善基础设施

  城市文脉的保护与利用并重举措,保障了传统文化的接续传承。长沙市先后更新改造白果园、西园北里等14个历史街区和历史地段,建设历史文化步道70公里,修复修缮程潜公馆、金九活动旧址等80余处历史建筑,将潮宗街历史街区、太平古街等地打造成“网红打卡地”,既擦亮了“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也承载了城市的“烟火气”。

  城市功能设施的优化完善行动,让群众融入城市高品质新生活。长沙市启动观沙岭等16个重点片区更新,促进“产城融合、医城融合、教城融合”,以“城市出形象、村民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造19个城中村,整治村容环境,完成红旗路等328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全市骨干路网里程逐年上升、路网结构不断优化。按照“一街一文化、一巷一特色、一步一景致”理念,长沙市整治提升支路街巷1047条,建设改造30个街角花园,让市民“出门见绿”,为城市“增花添彩”。

加快项目建设 提升幸福指数

  长沙市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坚持规划引领,以“项目为王”,健全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城市更新、城镇危旧房屋改造等政策文件。

  针对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长沙市建立城镇老旧小区维修资金归集、使用、续筹机制,出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实施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设立维修资金账户并明确归集标准,优化维修资金使用申请方式,搭建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线上缴存和资金申请使用线上表决。

  同时,长沙市统筹考虑建造年代、历史文化价值、技术方案实施可行性等因素,采用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批分类的方式实施城镇危旧房屋更新改造。截至目前,长沙市共累计改造C、D级危旧房屋1339栋,惠及居民8549户,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78个,完成既有小区提质改造306个。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3.10.31 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