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助圆首都困难群众安居梦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20-07-16 10:14:36

  自2018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印发《北京市农村4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工作方案(2018~2020年)》以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在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急百姓想所想,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果的唯一标尺,全力以赴推进农村4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以下简称“6类人群”)危房改造工作。截至今年6月30日,2019年度8852户6类人群危房改造任务如期顺利完成。其中,5536户已完成竣工验收,3316户已通过其他方式解决了安全住所问题。

排除万难 必须确保“一户不落”

  让困难群众不住危房,是“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基层工作人员身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最前沿,不仅承担着政策宣传贯彻、入户统计、信息审核等基础性工作,还承担着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重担。特别是遇到居住在危房里却迟迟不愿搬出的困难群众时,他们常常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顺义区田各庄村的孙广瑞,就是这样一位“倔老头”。即便他居住的房屋危险性等级已经被评定为最危险的D级,即便工作人员多次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即便周围其他困难群众的新房已经拔地而起,这位“倔老头”依然固守老观念:“我现在卧病在床,我哪儿有钱、哪儿有精力改造房子?我把房子建好了又有什么用?我就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这是北京市各级干部的共同信念。区、镇、村三级干部开始发动孙广瑞的亲戚朋友和周围村民,为他深入讲解北京市的危房改造政策,解除他的后顾之忧。同时,帮他理清了“经济账”和“健康账”,规划了未来的美好生活,这才转变了这位老人的执念,使改造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其实,孙广瑞只是北京市2019年度8852户危房改造任务中的普通一户。正是通过区、镇、村三级工作人员一次次访村入户实地了解农户需求,一次次设身处地讲解政策解除农户顾虑,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才让困难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帮助大家脱贫困、奔小康的决心。

  保障住房安全,首先要帮助困难群众解除“心疙瘩”,在此基础上还要想群众之所想,根据地域、环境等客观因素,做到“一事一议”、精准施策。

  房山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全区约2/3的面积被丘陵、山区覆盖,不少农户现在还住在半山腰上,运输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若要进行房屋翻建修缮,所需材料只能靠人背马驮等最原始的方式运送。此外,建材无法在施工地点就近存放,有的甚至需要存放到400米以外、60度以上的山坡上,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这些实际困难,导致这部分农户建房成本远高于平原地区。

  虽然困难重重,但在困难群众对安全住房的期盼面前、在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前,房山区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主动向前、勇于担当,以镇为单位,采取统一建设的方式,兜底解决那些想建房但又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帮助他们实现安居梦。

不断摸索 用新技术开启新生活

  装配式,这种之前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多高层建筑的建造技术,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具有建造速度快、节约劳动力、可反复拆卸且不易产生建筑垃圾等优势。北京市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开展的装配式农宅试点工作,让通州区漷县镇曹庄村的3户改造对象成了全市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促使他们下定决心“吃螃蟹”的,除了出于对工期的考虑,还有对装配式建造技术的信心。

  按照传统的现浇混凝土建造工艺,翻建一座45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即使冬季不停工,至少也需要3~4个月的时间。如果再加上内部装饰装修,工期就会更长。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后,由于建造模块已提前在工厂预制,现场仅需要进行吊装作业,所以两个月内完全可以实现从确定方案到拎包入住,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可节省50%以上的施工周期。而且,这种批量化建造模式还可以大幅降低建造成本,根据农户选择装饰装修的标准,项目成本可以控制在每平方米1000元到3000元之间。

  年近七旬的老汉孙万顺,在亲眼见到装配式这种新型建造技术后,颇为感慨地说:“从来没想过房子还能这样盖,对比自家的老房子,新房子看着就结实,住着放心。”

精益求精 百姓满意是目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百姓认可与否是检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试金石”。北京市在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好事办好”的工作理念,除了要让百姓住得安全,还要让他们住得舒心、住得幸福。

  延庆区旧县镇北张庄村霍皂德家的房子建于1975年,其间虽然修缮数次,但经历了40多年风吹雨打,老房子已然十分破旧,房柱和墙体出现了很多裂痕,遇到恶劣天气更是房顶漏雨、窗户透风。下大雨时,村干部因为担心他和家人的安全问题,就会把他们接到村委会住。

  前年,北京市6类人群危房改造政策刚一出台,村里的工作人员马上帮助霍皂德一家申请实施危房改造。经鉴定,他家的房子符合改造标准,被纳入D级危房改造,补贴6.8万元。2019年5月,霍皂德的新房子正式开工。

  经过5个多月的紧张建设,老两口终于住进了新房子。如今霍皂德的新家,四周墙壁已被粉饰一新,铺着瓷砖的地面干净整洁,厨房里也接上了自来水,洗衣机、电视机等家居用品一应俱全。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照在大炕上,整个房间都显得格外温馨。

  见到回访的工作人员,霍皂德激动地说:“我真没想到,70多岁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新房子,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一年前,密云区穆家峪镇阁老峪村民徐淑花一家还住在有着“30多岁高龄”的老宅里。由于年久失修,墙壁早已出现了裂缝,屋顶的瓦片也严重脱落,加上地基沉降等,房子的安全性早已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在镇、村两级部门的帮助下,徐淑花一家了解了北京市农村危房改造的政策,申请实施危房改造。市、区两级财政给予每户6.8万元的补助资金,让徐淑花一家人告别了那个“夏天漏雨、冬天灌风”的危房。用她朴实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家人再也不会挨冷受冻了”。

  原来,徐淑花的丈夫自高位截瘫之后,血液循环不好,由于北方冬天比较寒冷,加上之前的老宅保温效果不好,经常会出现冻伤的状况。为此,在危房改造的过程中,她特意给家里装上了地暖。

  穆家峪镇民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开展危房改造工作,不仅要让百姓住上新房、安全房,更要让他们住得舒心、住得安心。”

  农村危房改造,“解危”只是过程,安居才是目标。像孙广瑞、霍皂德、徐淑花一样,不仅要让他们搬进安全舒适的新家,更要提振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鼓舞他们把日子越过越红火,携手走向小康生活。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07.16 赵尹鸣 孙磊 刘海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