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的豪迈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20-10-21 09:12:43

  作为一名在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从事村镇建设工作的新兵,我参与脱贫攻坚仅一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认识了不少为基层困难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殚精竭虑的同事们。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工扶危助困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他们“功成必定有我”的豪迈。

  恨不得把一天当成两天来用的老同志张金明;加班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的李洪军;工作认真负责、敢于担当的刘亚杰……正是有这些普通人的执着和坚守,才让我们不断接近实现全面小康的梦想。

老同志的烦心事

  张金明是某县级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人。作为一名在乡镇当过7年镇长的老同志,张金明做事风风火火,工作上常常会有别人想不到的点子。旁人眼中的难事,他往往“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可就是这么能干的老同志,也会遇到烦心事:野村寨村村民郭粹仁不愿进行危房改造。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73岁的郭粹仁肢体四级残疾,儿子患有智力障碍,一家人生活拮据。他原有住房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土坯房,墙体被大雨冲刷掉了一层皮,室内漏风,经鉴定为D级危房,应立即改造。当镇扶贫干部把危房改造政策告诉郭粹仁时,他连连摇头。郭粹仁知道自己没有盖新房的经济实力,更不信会有“不花钱住新房”的好事儿。尽管镇村两级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但老人一直不同意。张金明上门做工作,倔强的老郭也不松口。

  “古有三顾茅庐成大事,今有多次劝老郭无功而返。”工作人员无奈自嘲。张金明却来了倔脾气:“必须拿下!”

  经过多次“炕头拉呱”,老人的心结终于被打开了。房屋建好后,老人收到19966元补助款。不仅如此,镇上还给他添置了一些新家具。一家人住在新房里,心里暖洋洋的,见到扶贫干部便夸:“多亏党的好政策,俺做梦也想不到,没花一分钱就住进了新房。”

  解决了老郭的大事,后面还有新增即时人员住房安全等级鉴定、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规范提升等一项项工作“排号”呢。张金明总是感叹道:“时间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一天能变成两天多好!”虽然“烦心事”不会少,但张金明工作起来依旧乐此不疲。

爱操心的老李

  老李,本名李洪军,50岁出头。人虽然不老,但不认识的人见面总爱问:“您高寿?”久而久之,相熟的同事们便开始喊他老李。这怪不得别人:老李的面相看起来跟老年人确实挺像!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乡镇工作的同志,他终日在外奔波,面孔中透着沧桑。

  有人说,老李是操心的命。区里贫困户有多少,住房情况是啥样,改造了多少户,哪些村是重点,老李心里“门儿清”。干起工作来,所有老同志都服气。

  最近,老李盯上了贫困户的厕所。他在走访时发现,许多厕所“惨不忍睹”。房子好了,厕所不好也不行!爱操心的老李一次又一次汇报,跑资金、跑招标、跑施工、跑验收,一路下来,850个新厕所建好了。许多贫困户难以相信,自己能用上这么好的厕所!

  加班是常事,不加班是难得,不下乡镇更是稀罕!这是老李的工作常态。虽然头发愈加“珍稀”,可老李依然无怨无悔。

喜欢较真的刘亚杰

  在高新区,每当提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科负责人刘亚杰,人们都会伸出大拇指。为啥?刘亚杰工作认真负责、敢于担当是出了名的。

  作为地震易发区,高新区的农村新建住房必须符合国家抗震标准要求,采用底圈梁、构造柱、上圈梁和现浇房顶等设计。在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时,刘亚杰严把质量关,让房子建得结实再结实。

  有一次到村里调研时,我碰巧遇见刘亚杰在危房改造现场“发脾气”——挨训的施工队上至队长、下至小工,没有一个敢吭气的。详细一问才知道,刘亚杰在例行检查时,发现施工队用的钢筋“不对路”。施工队起初还想辩解一下求得通融,没想到刘亚杰立马提高了嗓门。施工队只能乖乖整改,将焊接上的钢筋全部破除,换成了符合要求的钢筋。

  为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爱较真的刘亚杰“得罪”过不少人。但他认为,时间可以证明一切。

  事情也确实如此。如今,高新区的困难家庭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那些原本不理解他、对他有意见的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敬业精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山东省聊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一拨又一拨扶贫干部冲锋在前,他们用辛勤汗水书写着奋斗乐章,让激情在扶贫一线燃烧,以实干精神托起困难群众的安居梦想。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10.21 唐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