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德惠:照亮西兴村的幸福路

选择字体:[--] 发布时间:2020-12-16 09:31:45

  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朱城子镇,西兴村是一个小有名气的“花园村”。村委会后面那条存在多年的臭水沟,已被花木葱茏、湖水涟涟的文体公园所取代。5年来,在扶贫工程助力下,西兴村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勾勒出一幅幅令人羡慕的新农村美景。

臭水沟变身公园

  进入西兴村,美景令人感到惊艳:笔直的道路、整齐的院墙、错落的花草树木……在蓝天白云衬托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看看我们的公园,不比你们城里的差吧!”在文体公园,72岁的村民李洪臣正在遛弯。看到外人进村,他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感慨地回忆称,“西兴村过去‘灰头土脸’,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2016年,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驻村工作队进入西兴村,扶贫工程正式拉开大幕。从水体改造到景观打造,臭水沟不久后变身为占地5.5万平方米的文体公园,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每当夜幕降临,文体公园就成了欢乐的海洋。村民伴着音乐,踩着节拍,翩翩起舞……篮球场、羽毛球场更是备受欢迎。

  “夏天,我们就在凉亭里唠家常,晚上扭大秧歌、跳广场舞,生活跟城里人一样。”李洪臣说。

  臭水沟变公园,只是西兴村村容村貌迎来蝶变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随着扶贫工程持续深入推进,西兴村不仅整修了道路桥梁、安装了路灯、栽种了树木花草,还建起了一栋栋现代化温室大棚,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村”。

  “我们这里不仅有‘颜值’,还有‘气质’。”说起西兴村的变化,驻村第一书记孙相东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贫困户全部脱贫

  谈及精准扶贫工程带给生活的变化,贫困人员周文华十分感激:“我今年70岁了,是党的好政策让我‘重新’活了一回。”

  周文华的儿子患有慢性病,儿媳妇离家出走。老伴儿去世后,照顾儿孙的重任全压在她一人身上。2019年6月,周文华得了乳腺癌。“孙(相东)书记得知后,告诉我别着急,会帮我想办法。”

  很快,孙相东帮助周文华联系了医院。在政策帮扶下,周文华花了1万多元便完成了手术。如今,老人的身体恢复得很好,重拾了生活信心。“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一定好好活着,还得看着孙子娶媳妇呢!”周文华笑着说。

  深感幸福的贫困人员不只有周文华。年过八旬的毛福宪指着自家房子说:“要是没有党的扶贫政策,我们老两口儿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3年前,毛福宪和老伴儿还住在一间泥草房里。眼下,他们不仅搬进了新建的砖瓦房,还享受了各种政策补贴和项目分红,不用再为生计发愁。

  孙相东告诉记者,2016年,西兴村被确定为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4户140人,贫困发生率9.7%。2017年,经过精准识别后,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户19人,贫困发生率1.3%。截至目前,在各项政策帮扶以及扶贫项目推动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脱贫。

埋下“幸福种子”

  让周文华重拾生活希望、让毛福宪一家生活无忧,除了党的好政策以及驻村干部积极奔走,还有扶贫项目在长效助力。为了实现产业扶贫、长效脱贫,驻村干部坚持“以‘造血’为主、以‘输血’为辅”的工作思路,充分利用各项扶贫政策,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在该村实施了多个扶贫项目,一改“底气不足”“发展无力”的旧貌。

  2016年,扶贫工作队协调资金63.29万元,投入德惠市泽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了7台(套)农机具。4年来,该项目已累计收益28.6万元。

  2018年,朱城子镇政府协调上级资金180万元,在镇政府和西兴村建设光伏发电项目,2019年6月开始并网发电。

  2019年,西兴村建设大棚项目,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种植玉米,收益颇丰……这些收益全部进入专项账户,用于支持扶贫项目再发展和贫困户分红。

  随着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开花,西兴村绘出了一条向上的脱贫致富曲线。2017年年末,西兴村成功“摘帽”,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6年的3266元提高到2019年的13306元。“仅2020年上半年,全村扶贫项目收益就有6.984万元。只要这些项目长效运行,扶贫成果就能巩固住。”孙相东信心十足。

  返程已逢夜幕降临,盏盏路灯不仅照亮了村落,也温暖了百姓的心。去年,长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将人民大街更新下来的景观灯再利用——200余盏路灯从此“扎根”西兴村,为人们照亮了明亮温暖的幸福路。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0.12.16 记者 赵大民 通讯员 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