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心:数据赋能助推服务精准高效

选择字体:[--]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发布时间:2024-05-09 15:07:19

  为贯彻落实《“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近年来,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广州中心”)紧扣“数据驱动、数字赋能”主线,围绕“新一代数字化系统、数据治理体系、公共服务模式、数字化管理机制、风险防控体系”5大方面,明确31项重点任务,深入推进数字公积金建设,打造精准高效智慧的政务服务。

激活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广州中心充分发挥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激活住房公积金数据要素在改善民生、服务实体、创新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广州中心扎实开展数据治理工作,印发中心数据治理实施方案,涵盖了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数据识别和分类、数据采集和整合等7个方面12项重点任务。

  打破数据壁垒,推进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建立健全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机制,深入推动住房公积金数据与户籍、房产、征信等关键数据协同融合,提升数据共享的实效性;完成与全国、省共享平台和全国、省住房公积金微信小程序的对接工作,实现省内各地市中心异地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等多项业务的“跨域通办”和数据共享,服务事项涵盖139个查询项、131个业务项,推行全省范围内住房公积金业务网上审批和服务,加快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

  深化数据赋能,实现业务“机审”。综合运用房产、税务、民政等关键数据,融入核心业务系统流转引擎,通过自动化审核、处置流程,推动“机审”替代“人审”,实现住房公积金购房二次提取的全天候无人工干预“智能审批”,有效解决传统审批业务重复性强、工作量大等问题。

深化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广州中心以数据赋能为抓手,深化住房公积金线上、线下、“云端”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由传统人工服务向智能化、人性化服务转变。

  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公共服务平台、粤省事、穗好办及广州中心微信公众号、网上业务大厅等渠道向全市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7× 24”小时线上服务,目前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业务可全量在线办理,实现业务“零跑腿”“自助办”。

  实现更多场景“免证办”。大力推进电子证照在住房公积金审核环节的应用,目前已将身份证等8类电子证照接入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应用到缴存、提取、贷款等22个服务场景,实现直接调用、实时留痕。

  推行“云窗口”“视频办”。充分运用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脸识别、远程视频等技术手段,创建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云窗口”,丰富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渠道。

开辟数字化服务新场景

  广州中心从群众需求视角出发,围绕服务方式转变、服务提速增效和数字普惠,开辟数字化服务新场景。

  深化流程再造,实现服务方式转变。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模型,构建高效精准的信息标签体系,生成客户画像,实时响应群众需求,服务方式从“人找事”向“事找人”转变。

  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服务提速增效。将OCR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在住房公积金领域,目前10个常见业务场景中,首期发票、合同、不动产权证等26类材料118项关键信息实现智能识别和一键回填。

  坚持数字普惠,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上线港澳台同胞微信刷脸办理住房公积金功能;住房公积金主要业务场景数字人民币实现全覆盖;广州中心网站已建立支持残疾人、老年人及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健全人的无障碍通道,构建“助老+数字公积金”服务模式。

筑牢数据安全防线

  广州中心通过动态感知和立体防控,完善安全防护技术,全面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印发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管理办法、数据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提供制度依据;规范信息化承建(服务)单位服务标准,要求主要供应商签订保密承诺书。

  数据“上链”实现全程留痕管理。上线链上住房公积金存证平台,充分发挥区块链的特性,对住房公积金交易行为进行全天候风险监控,确保服务全流程公开透明、可追溯。

  打造“平台+机制”数字化闭环监管。依托全国住房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电子稽查工具等数字化监管手段,及时发现风险事项并分类处理,形成整改闭环,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

  启用住房公积金业务资金管理分析预测模型。该模型借鉴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经验,从“归集、提取、回收、发放”全方位开展业务资金智能化分析预测,业务资金得以智能化可视化全过程风险管控,还可提出合理资金配置建议。

  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中心将继续深化“数字住建”布局规划要求,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通过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因“业”制宜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让住房公积金数据资源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效配置、顺畅流动,持续优化便民利企数字化服务。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5.09 蔡志广 陈振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