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传承文脉 复兴活力

全方位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

选择字体:[--] 来源: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3-12-12 16:47:37

  作为1994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青岛市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名城保护工作。特别是2022年以来,青岛市将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列为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再聚“烟火气”、重振老城区、赋能新经济。

坚持规划引领,统筹推进保护更新

  构建规划体系,科学指导保护更新。建立了以名城保护规划和城市风貌保护规划为主干,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等保护利用规划为补充的“2+N”特色保护规划体系,实现了保护规划全覆盖。

  制定工作方案,实施三年攻坚行动。“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5A景区创建和老城区申遗工作,制定三年攻坚行动方案,重点聚焦中山路、四方路等6个街区保护更新,同步开展600余处保护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

  细化攻坚任务,统筹推进项目建设。锚定“两轴两园四片区”工作重心,将攻坚行动细化为150项建设目标和108项文旅内容,成立了市、区两级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顶格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

坚持传承文脉,着力彰显传统风貌

  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技术规范指导。出台《青岛市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编制《保护技术导则》《风貌道路导则》等,形成了“分类保护”和“要素保护”相结合的特色保护控制体系,建立了“前期论证—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流程,为建筑保护修缮守好“底线”。

  夯实保护基础,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完成全市1800余处历史和风貌建筑测绘建档,搭建历史城区数字化管理平台。挖掘传承8项传统工艺、工法,并开展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工匠大赛等活动,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施工质量。

  做好建筑减法,恢复历史传统风貌。拆除东方饭店等4栋约6万平方米的超大体量高层建筑,重塑历史城区景观风貌。全面清理历史建筑周边破坏风貌的搭建房屋4.1万平方米,改造街区内风貌不协调建筑50万平方米,恢复历史风貌、提升环境品质。

坚持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贯彻以人为本,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聚焦民生,实施9个街区、46万平方米、1.1万户保护建筑的房屋征收及保护利用工作,同步推进6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建设近4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让历史城区传统风貌也得到完整保护。

  注重内外结合,提升道路景观配套。对街区内16.4公里、47条风貌道路进行综合改造,在实施地面铺装整治、飞线改造下地、街区景观提升的同时,完成8.8公里地下公用管线改造和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历史城区道路景观及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坚持综合施策,提升街区环境配套。采取建设全地下智能停车库、立体停车楼、地下人防停车场等方式,建成公共停车场10个,有效缓解历史街区停车难题。采用见缝插绿、增加庭院绿化、建设复合人行系统等方式,增加绿化面积10000余平方米,进一步增加历史街区内公共活动空间。

坚持复兴活力,持续推动繁荣复兴

  探索多元模式,实现产业业态提升。采用政府平台主导、市场化运作、引导居民参与等三种实施模式,积极推动建筑保护与业态植入有机融合,形成“老建筑 + 新消费”“原场景 + 新体验”的业态新模式,打造既具时尚感又充满烟火气的历史城区。目前,已引入291家重点企业,开业面积17万平方米,培育了荷田水铺、南枝小馆等一批网红店铺,增加2000余个就业岗位。

  坚持文旅融合,讲好青岛老城故事。结合5A级景区建设,加大文化资源挖掘,提炼历史文化符号,增设保护标志牌,建立“VR 历史建筑云”,并策划5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文化IP,持续提升旅游新体验,推动实现“建筑可阅读、街区可漫步、城市可记忆”。 

  开展主题活动,彰显街区时尚活力。在老城区策划开展艺术展演季、上街里啤酒节、旅游艺术季、城市艺术节等特色活动,让历史城区“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形成吸引人、留住人的艺术街区氛围。2023年举办巡游、演出等活动500余场,累计吸引5000万人次参观游览。

  下一步,青岛市将认真落实此次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进一步加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力度,持续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摘自 建筑杂志社公众号 2023.12.11 解宏劲